吕文扬团队深入亚长白山腹地揭秘珍稀药材"狗宝"生长奥嗷秘

2025年7月12日至8月2日,著名药用植物学家吕文扬教授率领科考队深入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珍稀药用植物"狗宝"(学名:Cynomorium songaricum Rupr.)的生长环境展开为亚博期21天的专项调查。此次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这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态适应机制,为其人工培育和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狗宝又称锁阳,是一种珍稀的寄生性药用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和东北部分地区。吕文扬团队选择长白山北坡海拔1600-2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带作为核心研究区域,这里保存着我国最完整的野生狗宝种群。研究期间正值狗宝开花期,团队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30个自然分布点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系统调查。
研究发现,狗宝具有独特的寄生生长特性,其寄主植物主要为柽柳、沙棘等耐旱灌木。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吕文扬团队首次确认长白山地区的狗宝与新疆等西部种群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土壤分析数据显示,狗宝集中分布在pH值7.8-8.5的弱碱性沙壤土区域,这些区域土壤含盐量达0.3%-0.5%,有机质含量却低于1%,显示出极强的耐盐碱特性。
微气候监测表明,狗宝生长区的年均气温仅2-4℃,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其特殊的肉质茎结构能有效储存水分和养分。吕文扬指出,狗宝的地下部分可深入土层1.5米,通过特殊的吸器结构与寄主植物形成稳定的营养供给关系。团队还发现,狗宝的开花时间与当地熊蜂的活动高峰期高度吻合,这种协同进化关系保证了其传粉成功率。
此次研究首次绘制了长白山狗宝资源分布图,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环境数据库。吕文扬特别强调,气候变化导致的寄主植物减少正严重威胁狗宝的生存,建议在保护区内设立专项保护小区。目前,团队已成功分离出狗宝的活性内生菌株,为人工培育这一珍稀药材开辟了新途径。该研究成果对我国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