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nfone难以为继?华硕否认但焦虑还在
其次,华硕并不认为自己的手机业务没有发展前景。虽然华硕手机业务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不佳,但华硕一直在努力调整和优化其手机业务,包括推出针对专业用户的新品,以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需求。
智能手机业务是当今科技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华硕也有在该领域竞争的技术实力和产品实力。如果华硕完全放弃手机业务,可能会失去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因此,华硕此次的声明也暗示了其暂时不愿意放弃手机业务。
受大环境和新兴品牌影响,PC业务难挨
此前华硕 7 月份对 PC 部门大规模裁员,也波及大陆的苏州 PC 部门。据台媒报道,虽然华硕一再强调不是裁员,但7月却大砍PC部门员工,受影响的员工包括苏州与中国台湾的团队。7月华硕员工爆料称,华硕PC部门很多员工转移到服务器部门,却必须接受降职、降薪等不合理条件。未成功转移部门的员工,从7月28日起拿优退离职。
知情人士透露,华硕裁员的步伐并没有因此放缓,“8月25日商用部门陆续有单位被整体叫到楼下,包括工程师、采购在内的单位直接被砍半。”
据此前华硕内部信显示,商用团队规划合并到手机产品部门。知情人士称,有员工才合并到手机部门,结果还是被裁掉。原先华硕对外声明,组织重整后人力资源部门会内部整合职位,但实际上并没有主动进行人员调整,员工需要自己找职位空缺。
据悉,为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华硕今年进行了业务组织调整,把PC系统事业群和电竞电脑事业群合并,并改组为消费产品部门,自今年7月起生效。来自中国台湾媒体的报道显示,华硕PC业务包括台湾以及苏州团队,但是苏州华硕的人力在新组织中没有位置,超百人的中国台湾籍工程师或本地工程师被调整。
可见,华硕在PC业务上面临了一些挑战和压力。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全球的PC需求也会相应减少。这不仅影响了华硕的销售,也对整个行业造成了影响。而且,全球范围内的芯片短缺问题影响了华硕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IDC分析师汤姆·麦内利曾表示,随着PC销售的萎缩,整个市场正在向四大PC商集中,也就是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因此,在当前5到10名的厂商中很可能有两家退出。
不得不说,华为、小米等新晋PC厂商的崛起,对传统PC厂商造成了冲击。首先,华为、小米等PC厂商凭借其在手机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迅速在PC市场获得了一席之地。这些厂商在产品设计、性能、价格等方面与传统PC厂商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对传统PC厂商形成了竞争压力。
其次,华为、小米等厂商的进入也加速了PC市场的竞争。这些新晋厂商不仅在传统PC市场展开竞争,还通过推出新型PC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进一步抢占了传统PC厂商的市场份额。
另外,传统PC厂商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主要基于Windows+X86的体系进行微创新,而更多的创新和演进则变成了Windows的演进发展以及X86体系自身的创新。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使得传统PC厂商在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时反应不够敏捷,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手机和华硕PC业务的低迷使得华硕经营状况产生了较大起伏,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仍然存在。
随着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游戏手机在细分市场仍有拥趸,但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下降的挑战。另一方面,近年来,整个PC市场并不景气,许多品牌都在努力寻找突破口。华硕作为PC行业的知名企业之一,其PC业务的表现对整个公司的运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由于技术更新换代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华硕PC业务的销量和市场份额都难以复制此前的辉煌。
面对这些焦虑点,华硕需要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重新调整产品战略和业务模式,加强创新和技术投入,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此外,他们还可以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提高产品力,华硕还有望恢复PC业务的势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