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情简介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西同济源接壤,北与晋城交界,地形北山南川,总面积623.5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街道)339个村(社区),户籍人口48.9万,常住人口44.78万人。1989年撤县建市,被列为全省25个优化开发县(市)之一,连续4年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县。
沁阳历史文化厚重。自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设县,从公元265年至1913年,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和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唐代大诗人李商隐、明代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一代循吏曹谨、狼牙山五壮士之一的宋学义等均出生或成长在这里。境内有5A级景区神农山、丹河谷、万里茶道太行陉等山水名胜和历史遗存,有怀梆、“四大怀药”的种植与炮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农十景”“丹河十景”引人入胜,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沁阳经济实力较强。坚持“工业强市”主战略,全力培育化工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电池材料战略新兴产业,超威集团、晋控集团、国家电投、广东兴发、龙蟒佰利联、多氟多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沁阳,规上工业企业达203家。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池制造产业集群跻身百亿产业集群。坚持创新驱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3.84%,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将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成功打造成集“应用研究、小试中试、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为一体的新型创新平台,有效破解了县域经济发展缺乏人才支撑、科技支撑的难题,科创园纳入省委党校干部培训日常教学点。
沁阳民生持续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一环一站四纵四横”路网格局四通八达,沿太行高速、沁伊高速开工建设,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沁阳西站选址确定,公路网密度位居焦作、全省前列。城市供热管网覆盖率达54.4%,高考、中招成绩主要指标连年位居焦作六县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河南省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省级文明城市、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党建三单”基层治理新模式受到中组部《党建研究》推介,荣获智慧党建专题大赛全国一等奖。